百年沧桑话灯笼纸上丹青转四方

怎样治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027/5795135.html
03:47

灯笼,从古时的灯具到现在的民族工艺品,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逢年过节打灯笼的人少了,传统的纸灯笼慢慢也在被五花八门的塑料灯笼所取代。但是在永城市马牧镇郑寨村,却依然有一批钟情传统手工艺的老人们,坚持着手扎灯笼这门传统技艺。

在永城市马牧镇郑寨村做纸灯笼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在郑寨村长大的小孩子每年正月十五都会拥有自己的一盏纸灯笼,“年年收,年年有。正月十五打灯笼。发财,盖屋,割麦子,薅谷。”过十五,打灯笼,是小孩子们热切盼望的事情。没有城市里缤纷绚烂的焰火,没有成串灯笼点缀的大街,更没有喧嚣热闹的人群,安静的乡村里、巷道中,孩子们打着小小灯笼,约上左邻右舍的伙伴,走街串巷一路欢笑。

老人郑玉良自有记忆开始,就看到家人每年都会做纸灯笼。从小时候在一旁看,到现在每年都做,四十年的时光,郑玉良一直坚持从未放弃。

从每年的十月份开始,郑玉良和同村的老人就开始整理制作灯笼的原材料,把高粱秆最顶上一节折下,根据粗细长短分类放在平板上晾干,以防弯曲、干瘪。将高粱秆按照制作灯笼的模具,分成大小不等的内衬,用马蹄刀将高粱秆截成不同长度的秆段、需要弯曲的还要放在清水里浸泡。将玉米秆剖成竹签似的篾子、在截好的大撑上用锥子进行扎眼、根据需要在节秆上插上玉米秆篾子,把其可丁可卯地穿插在一起,搭起灯笼的架子。再以灯笼的大小裁好粉白纸,用土制的浆糊裱糊在灯笼的架子上,这一步叫堵头儿,六棱的灯笼需要做12个堵头儿,是为了保证灯笼的密封性,小孩子提着灯笼跑内里的蜡烛也不会熄灭。

接着将印版涂上颜色拓版画,老人郑玉良告诉我们,梨木做的印版结实耐用,用个几百年都不会坏掉,印版上刻着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民俗画“麒麟送子”“年年大吉”“榴开百子”“辈辈封侯”,将调好的颜料涂在印版上,敷上一层白纸,栩栩如生的画便跃然纸上。再将印画用土制的浆糊裱糊在灯笼架子的外框,裹方子、染纸、折纸、剪穗子、糊柱子、最后粘贴、勾边等,大大小小十几道工序。

在村民李树申的手下,每一道工作都要认真仔细手工操作,马虎不得。一般四棱灯笼需要4个大撑、4个二撑、12个小撑、8个撑秤、56个塞子(用以连接内衬骨架),如果是六角的纸灯笼,则需要6个大撑、6个二撑、24个小撑、12个撑秤、需要的材料更多,也更费时费事。

“知道这些工序,也并不等于就会做纸灯笼灯了,做的过程中每道程序还有讲究。”李书申老人说道,“挑高粱秆时,要选硬度适中的。太硬,后续工作不好开展,太软,容易裂开,我做的灯笼不用胶水,不用钉,完全利用卡槽互相连接,而且我的高粱秆不上色,所有的颜色都是自然形成。”

扎制这样的灯笼,流程非常精密,要求身架不扭、纸张不皱,绘画鲜亮喜庆。高粱秆制作的作品,完全凭一把刻刀,经过裁剪刻划,将秆与秆连接,既坚固结实,又巧夺天工。这种技术就是自古流传的榫卯制作工艺,只有心灵手巧的人经过千百次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一开始做这个是为了养家糊口,那时候想挣点钱补贴家用,现在更多的是想把咱这个手艺传承下去,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丢了也怪可惜的。”李树申老人向记者说到。

“这个纸灯笼我从小玩到大的,当时年纪小没想过那么多,现在长大了,对这个灯笼的制作也很感兴趣,想学习一下把咱这个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郑寨村村民张海燕向记者说到。

现在郑寨村的纸灯笼已经成功申遗,传承人郑亮告诉记者,传统的民间技艺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郑寨村的传统纸灯笼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研发出最适合当前民间老百姓需要的最喜欢的灯笼作品。

永城马牧镇郑寨村纸灯笼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两百多年来郑寨村村民用他们的智慧与坚持将纸灯笼延续至今,传统文化在马牧镇郑寨村这个小乡村里生根发芽,愿这枝独秀能永远绽放在民间艺术之林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