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一起感受非凡绝妙的古人智慧。
在雕版印刷出现之前,咱们的书籍“复印”完全靠手抄,但是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非常不靠谱。直至隋唐,机智的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于是刻板出现,雕版印刷术自此发明。
小贴士
印章出现在周代以前,最初作为符信使用。东晋时候,大的印章有四寸见方,上面刻着个字,已经是一篇短文了。印章太小,石头也不易雕刻,人们改进使用木板后,便是“雕版印刷”了。
无论是宋人毕昇的泥活字,还是撬开西方现代文明之门的铅活字统统源自于雕版印刷术,它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印刷术的源头,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是我们中华民族“史诗级”的绝技之一!那究竟有多绝!
史诗级绝技
写样是雕版的第一道工序,是由写样手艺人用毛笔,将雕版的内容工整地缮写在宣纸上。能做写样手艺人的书法大师极少,需要不断的学习与长时间的苦练方能从事。
为苏大脸演示写样的这位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芮名扬老师,已经在这些薄薄的宣纸上笃定地写了50年,凝气、定神、提笔、落墨,一行行妍丽秀逸的小楷黑字,展现在纸面上,工整程度可谓“人肉打印机”,更为后续的雕版工艺打下了绝佳的基础。
雕版首先要选板料,雕版板料一般多选用硬度适中、纹理细滑的梨木和枣木。这其中黄河故道上的野梨木,最为适用于雕版。将写好的字样用糨糊反贴至木板上刷实,待纸即将干时,用手搓掉宣纸上层的纸衣直至清晰地显露出字迹,雕版即将开始。
雕版的雕刻工艺,是整个雕版印刷技艺的核心所在,单是刻字的刀法就有数百种之多,视字型、材质不同而灵活多变、因势利导。一个合格的雕刻大师,必须由经年的时光和无数的汗水共同磨砺而成,方能练成高难的刀法、随心的节奏,可谓是“雕版江湖”的绝顶秘技了。
小贴士
一定要给大家说一下饾版印刷,它被誉为雕版印刷的“神功之作”,是一种彩色印刷技艺: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
胡正言《十竹斋书画谱》
(清嘉庆二十二年芥子园重刊彩色套印本单页)
书版刻好后,接下来的印刷可谓至关重要。首先刷印所用的墨汁极其讲究,用的都是保存了数十年的松烟墨。刷印所用的松烟墨是以从松树窑烧烟道中清扫取出的烟灰为主要原材料,加之面粉、白酒、老陈醋、烟丝水、冰片、白芨、骨胶等十余种辅料,按相应的配比用水调匀后,入锅煮沸至膏糊状,运至地窖池藏之三冬四夏方能使用。松烟墨在地窖池长期储藏也是一个反复发酵的过程,年代储藏越久,其墨色也越发乌黑,纯净,更加有渗透力,刷印出的书籍,不易褪色,且墨香四溢。
其次刷印本身便是一项非常考验技巧的工作,它需要经验丰富的刷印师将松烟墨汁用棕帚均匀地轻扫版面,覆上宣纸后,再用棕擦重擦,过程中其手腕拿捏轻重分寸都是学问,而且每一种版面需要的力道都不相同。刷印完成后,待版面上的字迹逐渐在纸张上浮现,轻轻掀起,一张单页就完成了。
最后的装帧是要一气呵成的,经过分书、折页、数书、齐栏,穿纸捻、包角、扣面、打眼、打书根、订线,贴笺条等多道工序后,一卷卷带着梨木香、松烟味的古籍线装书终于圆满收工了。
大家伙儿可别小瞧了装帧这一步,作为“史诗级绝技”雕版印刷工艺收尾的一环,那必然也是“史诗级”的。我国最早的装帧技术早在秦时“简策”时期已经出现,后纸张发明再至“雕版印刷技术”的出现,装帧技术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不但要考虑在阅读、携带、保存时的使用价值,也要考虑书籍的艺术感染力,即审美价值。
比如古时的线装本书册结构,就有书衣、书签、封面、封里、扉叶、衬叶、书脑、书背、书根、书角等名目,而且除了线装书以外,还有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等各种装帧方法,古人的精巧智慧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这么多令人叫绝的工艺步骤仅仅是雕版印刷最初级的基本原理,一块雕版的完成,需要细致和耐心,我们的先辈也是耐得住寂寞,每日不辍地雕刻,才磨练出如此技艺。
史诗级绝技“雕版印刷技艺”!
▼近距离接触史诗级绝技,一起下“馆”子▼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这里留存着有关雕版印刷最为清晰的历史记忆。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雕版印刷专题博物馆。展厅总面积约平方米,设有“中国雕版印刷”“扬州雕版印刷”2个基本陈列。
隆重介绍雕版馆内这个恒温恒氧的库房,里面珍藏着10万余块的历代雕版,透过这些板片,依然能够感受到我们中国雕刻、印书的千年盛况,场馆还贴心地用全透明的玻璃进行了展示,壮观!
在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我们不但可以近距离观看雕版印刷出现之初时使用的工具及印刷出来的成品,还可以和苏大脸一样,走近“雕版演示区”,现场零距离观摩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芮名扬大师的写样风采、雕版工艺美术大师沈树华老师的精湛雕刻技艺,更可以亲手体验雕版“刷印”技术,感受雕版在自己手中完成的自豪感!我们刷的是纸张吗?不!我们刷的是世界的宝藏!
一定要去一次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苏大脸一起感受跨越千年时光的璀璨中华文化,触摸我们世代坚守的雕版印刷技艺。
▼课后问答▼
在参观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的时候,对咱们的“史诗级绝技”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非常的好奇,也产生了许多小问题,GET了很多“知识点”,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Q
为什么要将雕版印刷博物馆设立在扬州呢?
A
因为扬州仍然存在一个机构,保存了一整套古代雕版印刷工艺流程,这就是广陵古籍刻印社。
Q
木制雕刻一般多久可以完成一块呢?
A
这个其实说不太确定,因为每块板刻的时间是根据上面内容的多少决定的。那平均每天老师们能刻50-60整字,一页书平均多字,所以大概一周一页书,而且复杂图的版刻时间会更长,有的一张图就要花上半年时间哦~
Q
雕版印刷最鼎盛的标志是什么呀?
A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肇始于隋,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盛于明清”,清代雕版印刷发展极盛,其中以扬州最为出名,标志性作品就要属《全唐诗》了:康熙四十四年(公元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此为扬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图书刊刻活动。
Q
据说雕版印刷最早被发现是《金刚经》?它现在在哪里?在哪里被发现的呢?
A
是的,公元年唐代的《金刚经》(现存大英博物馆)是现存有明确年份记载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发现于上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Q
现在古籍雕版还可以被印刷吗?还是只能看,不能摸了?
A
有的古籍雕版还是需要定期拿出来“开脸”维护的(刷印一下),但是刷印成册量非常少,所以非常珍贵哦!